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50 ›› Issue (2): 57-68.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5.02.005
• 宋史研究 • 上一篇
杨小敏
YANG Xiaomin
摘要: 宋金元时期既是古代“传染”概念形成及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社会疫病观念和实践手段走向成熟的重要节点。“传染”一语从早期“易”“染”等词,逐渐引申并拓展为魏晋隋唐时期“相蛀”“染易”等词,直到北宋其概念才基本形成。在南宋,医家、士人乃至政府对于疫病传染的理论认识逐渐丰富,促使社会上应对疫病传染的用药经验和防治理念走向日常化、生活化。道教医学在主观认知、实践技术等方面也积极作为。金元医家在疫病传染的理论治法和方药阐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和进展。尤其是元代医家不仅注重病种、病证、用药等经验积累,还在具体环节中透露出“预防”“自愈”“自终”“邻里传染”等理性思考。在北医南渐背景下,以陈言、朱震亨为代表的南方医家在描述疫病流行性、传染性特征时继承并发展了“病”“毒”相关阐释,逐渐构建起病因、病机相结合的疫病认知理念,促使后世对疫病传染中的“病”“毒”关系愈发关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