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脉络、政策逻辑和政策重点
- 付敏杰,李绪恒
-
2024, 49(4):
1-10.
-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4.001
-
摘要
(
965 )
PDF (1370KB)
(
70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只有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才能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思想的政策逻辑。通过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发展政策体系,理解在面向“2035年基本-〓新质生产力专题主持人:宋凤轩(河北大学)主持人语:当前,世界新一轮生产力系统性新质化正在快速演进,新的生产力即将接替传统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实现由工业时代到数字信息时代的跨越式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在科学研判社会生产规律、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全新概念,并将其界定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新质态和新形态,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因素,强化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动力;以传统生产要素创新升级为基本举措,优化生产资源配置效能;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依托载体,迎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趋势。本期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组编三篇论文。其中,《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脉络、政策逻辑和政策重点》一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通过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的发展政策体系,厘清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政策脉络,在此基础上梳理新质生产力的政策逻辑,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发展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明确应以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有经济新质生产力更快成长和推动民营经济聚焦新质生产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重点。《财政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点、实现路径及基本原则》一文基于研发创新与技术应用视角分析财政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并基于财政政策因时因地施策的实践要求以及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提出需因地制宜、全面系统制定财政赋能方案。《基于新质生产力目标下的农村三产融合:关键问题与路径调适》一文将新质生产力概念引入至“三农”领域,基于技术革命性突破视角、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视角、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视角,探讨农村三产融合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耦合性。在此基础上,以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目标再度审视三产融合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据此提出以智能化驱动三产融合的创新性发展路径,以绿色化革新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高端化引领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脉络、政策逻辑和政策重点付敏杰1,2,李绪恒2(1.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2488)摘〓要:只有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才能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思想的政策逻辑。通过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发展政策体系,理解在面向“2035年基本-〓收稿日期:2024-04-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实践的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研究”(22&ZD053);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重大项目“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024-D1-2)〓作者简介:付敏杰(1980—),男,河北井陉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李绪恒(1997—),男,山东嘉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经济与投融资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付敏杰,等: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脉络、政策逻辑和政策重点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实现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期奋斗目标下,经济基础从现代化经济体系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再到新质生产力的深刻转变,从理论上解决了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源动力问题。基于新时代的发展政策体系演进,新质生产力的政策重点是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有新质生产力更快成长和推动民营经济聚焦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