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晓虹.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1(6): 12-19. [2] 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本位新论[EB/OL].[2019-01-3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021/c40531-27723311.html. [3] 丁华东.在乡村记忆保护传承中不能缺位—论城乡记忆工程推进的现实必要性和存在合理性[J].档案学通讯,2016(4):86-90. [4] 丁华东.讲好乡村故事—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的定位与方向[J].档案学通讯,2016(5):53-57. [5] 徐拥军,王露露,洪泽文.我国城乡记忆工程建设研究[J].山西档案,2017(4):20. [6]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2015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通知[EB/OL].[2019-01-30].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07/t20150706_222802.html. [7] 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开创农村文化新局面[EB/OL].[2019-08-15].http://www.zjda.gov.cn. [8] 立档调查[EB/OL].[2019-08-15].http://www.chuantongcunluo.com/index.php/Home/Lddc/gcjj/id/55.html. [9]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项目中期会议成功举行[EB/OL].[2019-08-15].http://irm.ruc.edu.cn/displaynews.php?id=5875. [10] 倪静雪.解读乡村景观的意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1] 董晓萍,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 陈春声,陈树良.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J].历史研究,2003(5):115-192. [13] 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00(4):34-40. [14] 董磊明.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51-57. [15] 高艳芳,孙正国.日常需求与文化创意:“生产性”保护的观念与路径[J].民俗研究,2014(3):151-159. [16] 徐拥军.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7] 徐拥军.档案记忆观:社会学与档案学的双向审视[J].求索,2017(7):159-166. [18]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EB/OL].[2019-01-30].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Soc/3060/index.html. [19] 祭雪松.信仰的炼金之旅—泰山石敢当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资本的转化路径浅析[J].人文天下,2015(12):22. [20] 皮埃尔.布尔迪厄,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1]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New York: Greenwood,1986. [22] 李全生.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J].东方论坛,2003(1):8. [23] 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尔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J].社会学研究,2006(3):87. [24] 麻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和文化的文法[J].学术研究,2011(5):35-37. [25] 吴薇,王晓葵.“文化”场域的博弈与“遗产”价值的重构——基于彝族禳灾记忆遗产化案例的思考[J].民族学刊,2017(6):38. [26] 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