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亚丽. 老生代散文的文化人格构架与艺术特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86-92. [2] 石莉.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杨绛散文集《杂写与杂忆》荐读[J].语文学习, 2017(1):81. [3] 田梦. 杨绛:人生最曼妙的风景[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 [4] 铁凝.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5] 周红英, 李德俊. 语料库语言学与文献计量学的交汇和互补[J].语料库语言学,2016(3):44-45. [6] 刘珊珊. 知识分子的“自审”姿态与意识——杨绛《干校六记》小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4):107-109. [7] 吴琪.杨绛的翻译观对科技翻译的启示[J]. 中国科技翻译, 2016, 29(4):41-43. [8] 佚名.“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揭晓[J].南方文坛, 2004(2):6-7. [9] 舒展.天鹅之歌——关于杨绛新译《斐多》的对话[J].雨花, 2000(11):26-28. [10] 杨绛. 杨绛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11] 陈众议. 杨绛——最后的女先生[J].东吴学术, 2016(5):154-156. [12] 邹慧萍, 张继业. 论杨绛散文的女性意识[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4):143-146. [13] 王学莉, 丁邦勇. 《干校六记》文本细读——浅谈杨绛的边缘人风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6(5):38-40. [14] 杨小燕, 龙颖. 雪落黄河静无声——浅析《我们仨》的艺术风格[J]. 安徽文学月刊, 2007(7):24-25. [15] 金永平, 陈青. 微而不露 谑而不虐——论杨绛小说《洗澡》人物描写中的比喻艺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6):225-225. [16] 徐姗姗.《洗澡》语言的修辞艺术探微[C].福建省辞书学会年会论文提要集,2007. [17] 火源.论杨绛的反讽——以《洗澡》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 2004(5):33-36. [18] 邹黎.试论中国现代女小说家的讽刺风格[J].山东社会科学, 2005(3):102-104. [19] 张志平.《围城》与《洗澡》:人生困境的展示和超越[J].名作欣赏, 2002(4):77-78. [20] 石静. 《洗澡》:《围城》的另一种写作姿态——杨绛的人生思索与忧患[D].苏州:苏州大学, 2006. [21] 吴学峰.杨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2):67-70. [22] 吴学峰.论杨绛小说中的男性形象[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87-90. [23] 钟丽美.杨绛小说中女性第三者形象刍议[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0(6):66-70. [24] 黄树红,翟大炳.杨绛世态人情喜剧与意义的重新发现——谈《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的文学史价值[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1(1):22-27. [25] 夏慧兰.杨绛喜剧作品小析[J].戏剧艺术, 1998(1):113-118. [26] 关峰.杨绛戏剧模式论[J].名作欣赏, 2013(23):50-51. [27] 刘薇.杨绛风俗喜剧的风格[J].大舞台, 2006(4):12-13. [28] 杨婷.从“水木清华”看“世态人生”——以李健吾、杨绛为例浅析中国世态喜剧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123-124. [29] 刘云云.四十年代市民话剧的一种流变——以杨绛戏剧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0] 朱江.杨绛的译学见解——从《失败的经验》谈起[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5):79-82. [31] 张洪.天鹅之歌 读杨绛先生译《斐多》想到的[J].博览群书, 2001(2):80-81. [32] 张联.信得贴切 达得恰当——杨绛新作柏拉图《斐多》篇的翻译艺术[J].社会科学辑刊, 2000(4):155-156. [33] 王小巧.一诗两译各有千秋——杨绛、绿原对《Dying speech of an old philosopher》的翻译比较[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0(2):85-87. [34] 孙晓彤.试对比《堂吉诃德》的几个中译本[J].文学教育(中), 2013(1):64-65. [35] 高歌.杨绛译作《吉尔·布拉斯》中的对等翻译[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3. [36] 田申.比较《唐吉诃德》不同汉译本论翻译之信、达、雅[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7] 黄志军.灵魂与归途的智性探索——解读《斐多》的翻译和《我们仨》的写作[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4):49-53. [38] 王燕.智者慧心——论杨绛创作的艺术魅力[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47-51. [39] 于慈江.杨绛研究述略[J]. 东岳论丛, 2011(5):118-123. [40] 李红满.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翻译, 2014(2):21-26. [41]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42] 胡真才. 《杨绛全集》编后谈[J].中国编辑, 2016(4):101-103. [43] 于慈江.取法经典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观念[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1):77-90. [44] 王地山.于恬淡中见深邃——试谈杨绛的散文艺术[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01(2):22-26. [45]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6] PYM A.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47] 刘泽权.两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论构建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翻译, 2016(3):26-34. [48] 林筱芳.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J].文学评论, 1995(5):97-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