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6:484-485. [2]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602. [3] 裘锡圭.说卜辞中的焚巫尪与作土龙[M] //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94-198. [4]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380. [5]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下篇[J].文物,1974(8):59-60. [6] 姚孝遂.商代的俘虏[M] //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360. [7] 王辉.殷人火祭说[M] //古文字研究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8] 王子扬.甲骨文旧释“凡”之字绝大多数当释为“同”——兼谈“凡”“同”之别[M]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2-23. [9] 王晖.商代卜辞中祈雨巫术的文化意蕴[J].文史知识,1999(8):68-71. [10]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98-299. [11] 王浩.殷墟卜辞所见焚巫祷雨习俗探讨[J].文物季刊,1999(3):45. [12] 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56. [13] 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80. [14] 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M].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2001:483. [15] 郭晨晖.论商人不祭祀“上帝”及其宗教意义[M]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02-116. [16] 周忠兵.历组卜辞新缀三十例[M] //古文字研究:第26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125-128. [17] 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68. [18] 陈剑.据《清华简(伍)》的古文“虞”字说毛公鼎和殷墟甲骨文的有关诸字[M] //第五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88-392. [19] 林宏明.甲骨新缀245例[EB/OB].(2011-06-25)[2018-06-14].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393.html. [20]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M].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1944:281-338. [21]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 [22] 吕不韦,高诱.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54:86-87. [23] 萧统,李善.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218. [24] 董莲池.“GFEAC”字释祷说的几点疑惑[M] //古文字研究:第27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117-121. [25] 陈剑.据郭店简释读西周金文一例[M] //甲骨金文考释论集.北京:线装书局,2007:20-38. [26]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31. [27]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7. [28] 杨华.出土简牍所见“祭祀”与“祷祠”[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84-94. [29] 宋镇豪.甲骨金文所见殷商建筑称名[M] //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5. [30]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26. [31] 孙诒让,王文锦,陈玉霞.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2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