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覃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及展望[J].海南金融,2014(5):17-20+24. [2] 王保庆,李忠民,王保忠.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3(7):68-72. [3] 黄晓芝.“双核互补型”金融中心模式的构建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2):49-53. [4] 孙国茂,范跃进.金融中心的本质、功能与路径选择[J].管理世界,2013(11):1-13. [5] KINDLEBERGER C P.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M].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5-14. [6] DUFEY G, BARTRAM S M.The Impacts of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J].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1997,39(5):535-579. [7] 饶余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5. [8] SASSEN S.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64-84. [9] 单豪杰,马龙官.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理论解释及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研究,2010(10):28-34+87-88. [10]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2):50-57. [11] 王晓阳.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以上海为例[J].经济资料译丛,2015(1):24-33. [12] 王力.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发展变化的新趋势[J].银行家,2018(8):102-108. [13] TAYLOR P J.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01(33): 181-194. [14] SASSEN S.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M]. 4th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Pine Forge Press, 2012:189-191. [15] 赵晓霞.金融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探究[J].管理世界,2014(5):174-175. [16] 王晓阳.伦敦金融中心发展机制对上海的启示——一个关系地理学的视角[J].战略决策研究,2014(6):70-79. [17] 张天桂,尤安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港澳研究,2016(4):39-51. [18] 魏伟,蔡凌楠.粤港澳湾区三大金融中心的错位发展[J].开放导报,2018(8):109-112. [19] 卓群.国际金融中心区位选择: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作用及上海的对策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17(10):28-30. [20] 冯果.营造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司法环境[J].法学,2016(10):71-78. [21] 李明肖.发展“金融+科技”与“风控+科技”助力智慧雄安建设[J].金融理论探索,2018(4):3-5. [22] 闫彦明,何丽,田田.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演化的动力模式研究[J].经济学家,2013(2):58-65. [23] 魏丽华.雄安新区:比较、借鉴与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