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莉. 河北地名特殊读音字例析[J]. 汉字文化,1998(4):51. [2]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河北省志·方言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283,252-257,249-250. [3] 王孝俊. 中国人口通史·辽金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9-151. [4] 傅林. 契丹语和辽代汉语及其接触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2013:36-104. [5] 王力. 汉语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80:119-120,168. [6] 吴英喆. 契丹小字新发现资料释读问题[M]. 东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12:58-78. [7] 刘凤翥. 契丹文字研究类编[M]. 北京:中华书局,2014. [8] 向南. 辽代石刻文编[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89. [9] 杨耐思. 中原音韵音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2-147. [10] 高晓虹. 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72-83. [11] 刘林. 河北盐山方言研究[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35. [12] 陈晓伟. 释“答兰不剌”——兼谈所谓“德兴府行宫”[J]. 历史研究,2015(1):179-188. [13] 陈建民. 地名小议[J].社会科学战线,1979(4):336-337. [14] 刘淑学. 中古入声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59-63,44. [15] 雅洪托夫. 十一世纪的北京音[M] //汉语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90. [16] 黎新第. 北纬37以南的古-k韵尾字与二合元音[J]. 语言研究,1991(2):96-106. [17] 贺巍.洛阳方言记略[J]. 方言,1984(4):278-299. [18] 李荣. 官话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5(1):2-5. [19] 贺巍,钱曾怡,陈淑静.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6(4):241-252. [20] 王洪君. 历史语言学方法论与汉语方言音韵史个案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16-617. [21] 汪锋,王士元. 语义创新与方言的亲缘关系[J]. 方言,2005(2):157-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