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芳祎.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27-31. [2] 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 [3] 张建鲲,董昊悦.论教学哲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3):77-80. [4] 高维.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必要与可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3):68-71. [5]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 马家安,余妍霞.高校研究生的身份定位[J].大学教育科学,2005(1):86-88. [7] 托宾·哈特.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 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9. [9] PHILLIP C SCHLECHTY.创建卓越学校:教育变革的6大关键系统[M].杜芳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 罗志敏.研究生“研究者”身份的多维度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13(8):69-74. [11] 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4. [12] 许鹏奎,蔡中宏.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及水平提升之我见[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5):41-44. [13] 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44. [14] 科林·布朗.历史与信仰:个人的探询[M].査常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15] 李涛,梁国越,陈路芳.从四种“缺少”向四种转变——基于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7):154-157. [16] 朱利安.进入思想之门:思维的多元性[M].卓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7] 迈克尔·普洛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