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教育学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生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7省10 674名学生的调查
付卫东,张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50 (
4
): 124-137.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5.04.011
摘要
(
133
)
PDF(pc)
(1546KB)(
9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推动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工具,其学生用户群体的持续使用意愿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7省11个县(市、区)的中小学生群体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国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生群体对国平台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的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是影响持续使用国平台意愿的关键因素;降低学生的技术焦虑能够有效提升对于平台使用的效能感和意愿。最后,从关注学生需求差异,增强国平台服务效能;优化平台用户体验,夯实国平台应用基础;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发挥国平台教育优势等维度提出推动学生群体持续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
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下我国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异质性及其路径调适
陈恩伦,高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50 (
2
): 88-99.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5.02.008
摘要
(
292
)
PDF(pc)
(1489KB)(
121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学术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多是在“城市”和“乡村”二元格局的宏观层面进行考察,鲜有-〓教育学研究教育公平视角下理论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专栏主持人:陈恩伦(西南大学)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作为衡量中国教育现代化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始终是贯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关键词。当前我国社会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而现实中不同群体间教育获得的差距使得教育不平等状况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因此,进一步深化教育公平研究,打开教育不平等的“黑箱”,解构教育公平的微观机制,为“保障每个孩子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栏目聚焦我国教育公平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内在联系,组编以下两篇文章。《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下我国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异质性及其路径调适》一文从“教师数字素养”这一微观层面对教育公平进行探讨,发现乡村教师在数字素养方面具有的异质性表征,并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教师数字素养,促进乡村教师生成“城乡二重性”资本、合力共建乡村教师的“再语境化”场域、培养乡村教师“物或损之而益”的惯习为实践路径,以支持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与公平化。《互动仪式链视角下轮岗教师专业引领的困境与破解》一文中指出,依托轮岗教师的专业引领带动流入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内生性发展是教师轮岗政策的深层价值意蕴。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专业引领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采取深化教师轮岗价值认同、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高轮岗教师专业引领胜任力、制度化规约专业引领等策略破解轮岗教师专业引领的困境。两篇文章均关注到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理论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多维破局探寻优质教育公平发展路径。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下我国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异质性及其路径调适陈恩伦,高〓杨(西南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400715)摘〓要:以往学术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多是在“城市”和“乡村”二元格局的宏观层面进行考察,鲜有-〓收稿日期:2024-11-02〓基金项目: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基金项目“数字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成效研究”(1331006)〓作者简介:陈恩伦(1965—),男,贵州遵义人,博士,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高杨(1991—),女,云南曲靖人,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从“教师数字素养”这一微观层面进行探讨。基于学校教育承担文化再生产和阶层再生产功能的内在机制,通过深度访谈发现乡村教师在数字素养方面具有的异质性表征,阻碍了城乡之间实现更高质量教育公平。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教师数字素养,以高智能生产力为基础、以高算力生产力为导向、以高素质生产力为保障,促进乡村教师生成“城乡二重性”资本、合力共建乡村教师的“再语境化”场域、培养乡村教师“物或损之而益”的惯习为实践路径,以支持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与公平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轮岗教师专业引领的困境与破解
杨卫安,苗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50 (
2
): 100-109.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5.02.009
摘要
(
219
)
PDF(pc)
(1381KB)(
120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交流轮岗是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依托轮岗教师的专业引领带动流入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内生性发展是交流轮岗政策的深层价值意蕴。专业引领可以视作微观教育情境中轮岗教师和流入校教师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专业引领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存在一些内隐性困境,即轮岗教师身心退场弱化引领互动情境,参与双方主体异质导致共同关注焦点离散,双方互动不良导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专属时空缺失及轮岗教师权责不明确导致对外界限模糊。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来破解轮岗教师专业引领的困境:深化教师轮岗价值认同,促进专业引领主体回归;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达成学生成长共同愿景;提高轮岗教师专业引领胜任力,促进双方积极情感共享;制度化规范专业引领,强化主体权责意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数智人文教育:内涵、框架与发展前景
傅林,张佳琦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6
): 123-136.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6.009
摘要
(
336
)
PDF(pc)
(1456KB)(
287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元宇宙、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问世为人类带来了以数智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数智时代。数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智人文教育顺势而生。数智人文教育以数智技术为背景,以数据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双向耦合为本质特征,致力于帮助人类探求生命意义、唤起生命自觉。数智人文教育以数智人文素养、数智人文思维和数智人文精神为框架,是教育领域对数智时代的回应,在个性化教育、应对人类职业危机和终身教育方面拥有光明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5.
教育数字化中学生主体性的困境与突破
黄景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6
): 137-146.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6.010
摘要
(
430
)
PDF(pc)
(1287KB)(
64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引起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形成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相结合的人机协同合作的教育环境。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赋能教育领域,学生主体性发展产生新的表现形式:学生自主性的强化、学生能动性的延展、学生创造性的提升。但是,数字技术赋能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处于困境之中,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过度自主化弱化学生的自主性;数字技术植入教学削弱学生的能动性;过度依赖技术破坏学生的创造性;虚拟空间减弱学生的情感交互性。因此,为打破教育数字化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困局,需要坚守“培养人”的价值意向,形成正确的教育主体观;正确认识“人机关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数字化教学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情感温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6.
产教联合体建设:一个项目制治理下的解释性框架
刘奉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5
): 132-141.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5.012
摘要
(
491
)
PDF(pc)
(1380KB)(
294
)
可视化
收藏
自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项目制由最初的财政领域扩散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动员和组织国家与社会资源的“新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此背景下,随着深化产教融合的持续推进,项目制也被引入产教联合体建设之中。项目制治理下产教联合体建设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历程,主要经历了奠基期和发展期两个基本阶段。其运行机制包括资源嵌入管理、构建行动链、多层级组织架构以及激励—压力传导四个部分,不断形塑并持续推进产教联合体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教育学研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与要素创新专栏主持人:刘奉越(江苏理工学院)主持人语: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随着产教融合上升为一项国家制度与战略,在具体实施中取得很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供需双方对接不足、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产教融合层次较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栏目聚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与要素创新”这一主题,共有三篇论文。《产教联合体建设:一个项目制治理下的解释性框架》一文基于项目制的视角探讨了我国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演进历程、运行机制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如何完善产教联合体建设进行反思。《职业教育反馈机制模型下产教融合的发展要点:职业能力标准与证书建设》一文指出,职业能力标准与证书制度建设是产教融合的发展要点,前者要注意衔接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后者要以教育成果促进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何以困难重重?——基于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分析》一文以教师企业实践政策为研究对象,展开案例研究,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政策的失真执行、象征执行等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希望这组论文能够对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丰富产教融合理论体系的深入思考有所启迪。产教联合体建设:一个项目制治理下的解释性框架刘奉越(江苏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学部,江苏 常州〓213001)摘〓要:自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项目制由最初的财政领域扩散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动员和组织国家与社会资源的“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此背景下,随着深化产教融合的持续推进,项目制也被引入产教联合体建设之中。项目制治理下产教联合体建设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历程,主要经历了奠基期和发展期两个基本阶段。其运行机制包括资源嵌入管理、构建行动链、多层级组织架构以及激励—压力传导四个部分,不断形塑并持续推进产教联合体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收稿日期:2024-05-10〓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形态的实践样态及治理机制研究”(B/2023/02/04)〓作者简介:刘奉越(1972—),男,山东济宁人,博士(后),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比较教育、继续教育。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产教联合体类型多元化、推动地方产教联合体建设、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彰显。为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完善产教联合体建设治理机制,需要精准做好项目分配与调整,关注多元主体的需求,避免项目“碎片化”,引入第三方评价组织,等等,以不断提升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效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7.
职业教育反馈机制模型下产教融合的发展要点:职业能力标准与证书建设
谢莉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5
): 142-151.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5.013
摘要
(
508
)
PDF(pc)
(1431KB)(
77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反馈对于明确产教融合的要素和路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一反馈机制反映出职业能力标准与证书制度建设是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它们不仅精准对接了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还通过教育成果的有效转化,积极推动了产业的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我国需要在职业能力标准建设上确立学习成果导向的核心原则,拓展对职业能力的全面理解和构建一套完整的职业能力开发路径;在职业能力证书制度的建设上打造映射综合职业能力的职教文凭,构建与学历证书并重的职业能力证书,并以职业能力者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以及更加权威、有效的证书制度,可以更有力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8.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何以困难重重?——基于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分析
郝天聪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5
): 152-160.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5.014
摘要
(
742
)
PDF(pc)
(1367KB)(
223
)
可视化
收藏
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题。与顶层设计相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实践层面却陷入落实困境。作为典型的产教融合政策,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政策的执行关涉产教系统的多个部门与主体。以教师企业实践政策为研究对象,展开案例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受到层级性治理与多属性治理机制的双重约束,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可能会出现失真执行、象征执行的现象。究其根源,受限于“条块分割”体制,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容易走样,偏离政策预期目标,这也是制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顽疾所在。解决顽疾的关键在于,发挥各级党委的统筹作用,尝试建立临时性领导小组,通过高位推动,在短时期内将处于高度分化状态的“条块分割”体制重新“粘合”,并通过经费保障、信息交流等方式辅助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9.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实现跨界组织实体化运作
匡瑛,朱正茹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2
): 81-92.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2.009
摘要
(
866
)
PDF(pc)
(1341KB)(
119
)
可视化
收藏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政策牵引和实践演绎的相互作用下,展现了由松散到紧密、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演变历程。但长期以-〓教育学研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区域治理与制度突破专栏主持人:匡瑛主持人语:产教融合是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和主体模式,它承载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使命与构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这一目标达成过程中,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分析。因此,本栏目聚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区域治理与制度突破”这一主题,编发三篇论文。其一通过回顾产教融合的嬗变历程和现实瓶颈,针对长期以来产教“融而不合”、校企“跨而不实”的现实困境,以制度突破为基本前提,推进跨界组织实体化运作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其二针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性质与机构特征的四大挑战,借助公共价值创造理论的独特视角及其战略三角模型框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需要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整合多元利益诉求,凝聚公共价值共识;完善协同共治机制,夯实公共价值创造基础;改进评价方案,促进公共价值成就共享。其三聚焦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行动与治理,以长三角一体化为案例,全面剖析了从治理模式转向元治理背景下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成效与瓶颈,提出要建构实体性嵌入的制度框架、重构统一性尺度的标准体系,打造多样化类型的办学格局,创新校企“双元”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重点性支撑的政策保障。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实现跨界组织实体化运作匡〓瑛,朱正茹(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政策牵引和实践演绎的相互作用下,展现了由松散到紧密、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演变历程。但长期以-〓收稿日期:2024-01-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研究”(VJA200003)〓作者简介:匡瑛(1978—),女,上海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工作场所学习。朱正茹(1988—),女,安徽六安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来,产教“融而不合”、校企“跨而不实”的现实困境始终难以破题。伴随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新型产教跨界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以制度突破为基本前提,推进跨界组织的实体化运作成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而实现这一点,需要跨界组织具有符合实际的组织结构、发挥实效的主导权力、约束有力的职责分工、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有效的激励保障政策,也需要多方主体协同有效的共建共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0.
公共价值视域中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协同治理
唐智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2
): 93-102.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2.010
摘要
(
600
)
PDF(pc)
(1322KB)(
184
)
可视化
收藏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探索,承载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使命与构想,但由于联合体主体价值取向多元特征造成组织行为复杂化、信息不畅降低组织资源均衡配置、组织目标难以整合当下需求与面向未来以及利益分歧可能消解组织发展动力等问题,亟待推动产教联合体协同治理。从公共价值创造视角看,协同治理通过促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各方资源整合与提升配置水平,确保管理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实质合法性,持续优化市域产教联合体机构内外部协调关系以及强化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应变和灵活性,进而实现高水平的公共价值创造。以协同治理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整合多元利益诉求,凝聚公共价值共识;完善协同共治机制,夯实公共价值创造基础;并通过改进评价方案,促进公共价值成就共享,以协同治理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公共价值创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1.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行动与治理策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推动现代化的模式分析
李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2
): 103-113.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2.011
摘要
(
596
)
PDF(pc)
(1571KB)(
86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性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长三角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采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先后经历了“民间组织局部合作”“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和“嵌入性一体化发展”三个阶段。如今,迈向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治理模式也从协同治理转向了元治理。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三角职业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成效明显,但行政管理的“漏斗式竞合关系”、经济发展的“诸侯式分布格局”,以及社会网络的“捆绑式合约链接”制约了长三角职业教育的协同治理,也延缓了高质量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长三角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要建构实体性嵌入的制度框架、重构统一性尺度的标准体系、打造多样化类型的办学格局、创新校企“双元”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重点性支撑的政策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2.
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多元化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顾建民,赵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1
): 52-66.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1.005
摘要
(
196
)
PDF(pc)
(1439KB)(
266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扎根理论,对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官网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出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多元化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标准目标定位,基于关系网络的多维度保障机制,立足自我反思的全过程职业规划指导,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我国高校应当切实履行博士生培养的主体责任,正视博士生对接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职业选择趋势,加强系统思维,创建博士生多元化职业能力培养共同体,利益相关者协同加强学术型博士生多通道增强型培养体系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3.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日本短期大学的改革进路
孙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9 (
1
): 67-77. DOI:
10.3969/j.issn.1005-6378.2024.01.006
摘要
(
240
)
PDF(pc)
(1385KB)(
75
)
可视化
收藏
短期大学是日本二战后建立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后,日本短期大学面临经济不景气与学生经济困难加剧、18岁人口的减少与经营危机、社会人才需求转变与短期大学吸引力下降等诸多困境,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主要体现为推进终生教育的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化、建设支撑地方社会发展的日本型社区学校、实施培养特定领域内的专门职业人才的教育、加强短期大学教育的质量建设等四条进路,并取得显著成效。沿循四条进路上的深入发展,推进ICT技术在短期大学教育中的活用化,成为未来日本短期大学的发展方向。作为同处东亚文化圈的重要邻国,普及化阶段日本短期大学的改革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高级检索
双月刊,1960年创刊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大学
主编:郭 健
副主编:刘相美
ISSN 1005-6378
CN 13-1027/C
邮发代号:国内 18-52
国外 BM1124
微信公众号
下载中心
组稿意向表
论文版权转让书
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大学
知网
万方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